当前位置:首页 > 德明古镇 > 正文内容

284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文宗楼”篇

lxf10272年前 (2023-02-27)德明古镇887

20230222113542167703694274782[1].png

元曲之美,贵在于清丽辞藻中巧播世态芬芳。元好问是金元两代的文坛盟主,又是元曲、杂剧的开山鼻祖,被尊为“一代文宗”。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影响巨大,有倡导之功。金末“文士领袖”赵秉文深悦元好问之才,使其名震金都;后元好问归隐纂修《金史》等著,元初白朴等文士多受其指教。

一二五二年,寓居获鹿的元好问以六十三岁高龄觐见元皇帝,奉送忽必烈“儒教大宗师”尊号。忽必烈欣然,元好问乘机提出免儒户兵赋等提升儒生地位之建议,引蒙古民族“以儒治国”。虽他终身未仕元,但晚年对元已渐趋认同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“文宗楼”取意其抛荣辱,舍身为士争位;诗词曲,文笔宗领端锐,实为名至所归。

20230221101735167694585588898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29780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83110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59164.jpg

20230221101735167694585526701[1].png


相关文章

9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珠玉楼”篇+图

9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珠玉楼”篇+图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珠玉楼!珠玉,比喻美好的诗文或者丰姿俊秀的人。郑光祖是元杂剧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作家,与关汉卿、马致远、白朴并称为“元曲四大家”。其创作风格以文采见长,明初朱权评其作为“九天珠玉”...

9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赠茶肆”篇

9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赠茶肆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赠茶肆!“赠茶肆”一词,来自李德载的《阳春曲·赠茶肆》:茶烟一缕轻轻飏,搅动兰膏四座香。我国的茶文化虽不如酒文化历史悠久,但种茶饮茶之习并不晚出。此曲夸赞茶肆烹茶师傅的高超功夫。...

94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青山屏”篇

94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青山屏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“青山屏”。“青山”一词出自胡祗遹的《中吕·阳春曲·春景》:几枝红雪墙头杏,数点青山屋上屏。在胡祗遹笔下,阳春三月的景致令人陶醉,只适合醉眼朦胧地而不适合清醒地去欣赏。...

10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云来阁”篇+图

10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云来阁”篇+图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“云来阁”。“云来”一词,来自徐再思的《中吕·阳春曲·皇亭晚泊》:水深水浅东西涧,云去云来远近山。这首小令描述了涧水或东或西、时深时浅,山峦亦近亦远、云雾盘桓的隽永景色。...

109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东风阁”篇

109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东风阁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东风阁!“东风”一词出自卢挚的小令《双调·沉醉东风》。这首小令作于元成宗大德年间,卢挚在湖南做官时,借此令描绘了一幅悠闲宁静、富有诗情画意的秋光图。...

11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玉堂阁”篇

113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玉堂阁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玉堂阁!“玉堂”一词,来自珠帘秀写给卢挚的《双调·寿阳曲》:山无数,烟万缕,憔悴煞玉堂人物。宋太宗曾赐匾额“玉堂之属”给翰林院,著名文学家卢挚曾任翰林院学士,故被人称作“玉堂人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