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德明古镇 > 正文内容

285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云来阁”篇

lxf10272年前 (2023-02-27)德明古镇844

20230222113542167703694274782[1].png

元代徐再思《中吕•阳春曲•皇亭晚泊》:“水深水浅东西涧,云去云来远近山。秋风征棹钓鱼滩。烟树晚,茅舍两三间。”这是作者在杭州西北一个叫皇亭泊舟时写的元曲小令,明白如话而隽永意长。

徐再思很喜欢杭州皇亭,尤喜欢在这里喝茶,恰似宋人唐庚所言“山静似太古,日长如小年”。“真静啊!”徐再思和友人喝着清茶,品味着如同太古似的皇亭寂静。不知不觉,竟将摆在桌上的四碟糕点都吃完了,忽听耳旁老翁以抑扬顿挫的杭州土音算账:“一茶,四碟,二粉,五千文!”徐再思觉得,这一串话有诗意极了,回头叫一声:“老先生,您是在对账还是在做诗?这三竺六桥,九溪十八涧,您是不是对了‘一茶四碟,二粉五千文’?”

这便是徐再思的“云来阁”。因山中寂静、好茶上点,老翁脱口而出的杭州土音,竟如魔法师一样,无意对出了绝妙佳联。机敏幽默的徐再思,一席话激活了这里的宁静;他和老翁“呵呵呵呵”的大笑余音绕耳,乃相知之声。

20230221101735167694585588898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29780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83110.jpg

20230221101734167694585459164.jpg

20230221101735167694585526701[1].png


相关文章

90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自然”篇

90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自然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德明古镇!此处的“自然”景观,来自于王国维的元杂剧中的“自然”理论,与日本能乐(yue,四声)追求“幽玄”之美相比,元杂剧显示出的是一种开放的、面向社会的、具有市民气息的特征,这...

95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秋香院”篇

95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秋香院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“秋香院”。“秋香”一词出自张可久的《中吕·迎仙客·秋夜》:雨乍晴,月笼明,秋香院落砧杵鸣。此曲写因秋夜捣衣声而引发的离愁,将捣衣声与"愁人"、"离...

99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东篱舍”篇

99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东篱舍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“东篱舍”。“东篱”一词,出自马致远的《双调·清江引·野兴》:东篱本是风月主,晚节园林趣。作词人马致远在半世飘泊之后厌倦了世事,遂生退隐之心。这支曲子即是表现他隐居乡村的村野逸情...

10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翠屏楼”篇

10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翠屏楼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“翠屏楼”。“翠屏”一词,来自贯云石的《双调·寿阳曲·担春盛》:鱼吹浪,雁落沙,倚吴山翠屏高挂。对于元朝时代盛及一时的海盐腔的发展,贯云石曾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。...

106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春来楼”篇

106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春来楼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春来楼!“春来”一词,来自曲牌名“喜春来”,也称作“阳春曲”。既是曲牌名,又是词牌名,有多种格式。代表作品有张弘范的《喜春来·金装宝剑藏龙口》等。...

11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明月楼”篇

112【聆听】古镇风情随身听之“明月楼”篇

德明古镇你好,欢迎来到明月楼!“明月”一词,来自元好问的《黄钟·人月圆》:十年种木,一年种谷,都付儿童。老夫惟有,醒来明月,醉后清风。1239年,历尽磨难的元好问回到家乡,他如释重负,创作了这首吐露心...